8月9日,由人民日報社人民網、健康時報社主辦的第三屆“國之名醫盛典”在北京人民日報社舉行。“國之名醫盛典”是報經人民日報社批準,人民網、健康時報主辦,人民日報社及其社屬媒體共同支持、參與的年度“醫生學術活動”。活動以“權威、客觀、公正”為原則,以“推舉醫者榜樣,引領尊醫輿論,促進人民健康”為主題,旨在通過活動載體,形成促進我國名醫成長的政策、機制、輿論、學術、社會環境,激發醫生做名醫的內生動力與職業尊崇感,為健康中國戰略助力。
在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的參與和支持下,國之名醫推舉工作已今年舉辦三屆,得到醫療衛生行業同行以及患者的廣泛支持和積極響應。國家衛健委委領導以及衛健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醫政醫管局、宣傳司等領導出席并致辭。
每屆盛典發布的國之名醫系列榜單,已成為業內備受矚目,社會倍加關注的一份有影響力的榜單。名醫榜單依照臨床水平、患者評價、科研成果等評選標準,設置有國之大醫特別致敬、國之名醫卓越建樹、國之名醫優秀風范以及青年新銳四個類別,以展示臨床工作突出、患者口碑良好、科研貢獻顯著的醫生群體。
當天,數位兩院院士、全國著名三甲醫院院長代表,全國臨床各學科帶頭人等400余人共同見證榮譽發布。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院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司長毛群安等領導致辭。在今年第三屆國之名醫系列榜單的推舉過程中,主辦單位充分研究了國內外各類醫生學術活動,廣泛征求意見,實行學術委員推舉制,推舉機制更加學術化,推舉學科范圍進一步擴大,評選流程更加嚴謹。公示環節,管理單位和社會評議相結合,既充分尊重和體現業內的專業權威意見,也確保接受社會的反饋和監督,評選流程更嚴謹。
此次賀西京院長入選國之名醫?卓越建樹,進一步體現我院學科建設水平、醫生群體的醫德醫技,獲得主流媒體和業內的權威認可。
賀西京院長,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骨科醫院院長、原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中國醫師協會神經修復學會名譽主委、國際神經修復學會副主委、陜西省康復醫學會會長、陜西醫學會骨科副主任委員等。參與脊髓損傷細胞治療、3D打印人工椎體臨床應用研究等七個國家指南及行業標準的制定。成功實施國際首例人工可動寰齒關節置換術,此類治療方法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首次將3D打印技術應用頸椎鈦板、穹窿頂鈦籠治療復雜頸椎病,手術成功率大幅提高,療效與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近年開展的頸椎病微創治療方法,手術安全性高、創傷小、恢復快,術后第二天患者就可以下床活動,獲得了非常好的療效。第一完成人獲省科技一等獎2項,發表學術論文500多篇,SCI收錄150余篇,他引3000余次;獲國際、國內發明專利20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