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永擎,方可照亮征途;
使命在肩,更需勇毅前行。
“拐點沒到 不能掉以輕心”
記者:陜西連續7天無新增確診病例,有網友放松警惕認為可以外出活動了,您認為疫情拐點是否到來?
尹強:陜西連續7天零增長,這說明了在疫情防控前期我們各級政府的措施非常得力,這也是大家共同努力得來的結果。但我個人認為疫情的拐點還沒到,因為企業開始復工復產、學校返校的問題都還沒有到來,所以大家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從我們前期防控措施來看,有效切斷了傳染途徑,對有癥狀的病人應收盡收,但是散布在社會當中癥狀還沒有顯現出來的潛在病人還沒有全部收治,通過返工、復工以后,這些問題有可能會出現反彈。
記者:近期,隨著各大公園、景區的開放,“人山人?!钡木跋箝_始顯現,您認為有沒有風險?
尹強:從疫情拉起警報到現在已經有一段時間,長時間的在家里待著心情、心態都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所以有的市民會急于出門觀光旅游,這樣的心情我們都可以理解,但是還需慎重。因為拐點還未到來,不能掉以輕心。基于我們已經付出的巨大努力,可能再過一到兩周疫情的拐點到了,那時候大家就能更為輕松地享受戶外旅游。
建議目前大家還是不要進行觀光旅游,外出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如戴口罩、不到人員密集區、不聚餐。
針對企業的復工復產一定要有序組織活動,企業的食堂也應盡量讓大家分餐。用人單位要對返工的人員進行有效的篩查排查,必要時可以進行核酸檢測。返工復工人員也要建立個人健康情況的報告制度、體溫監控、個人衛生的防護等。
“不要大意 不能隨意”
記者:從醫學的角度來看,您認為目前疫情的發展狀況如何?對大家的這種放松警惕的心理您怎么看?
尹強:在我看來疫情仍處于關鍵期,是打攻堅戰的時候。
建議首先大家不要恐慌,因為有我們黨、國家和各級政府的領導支持部署,廣大醫護人員都夜以繼日地工作在一線,所以打贏阻擊戰指日可待,另外通過前期工作中的摸索,也有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治療措施。
第二是不要大意,廣大群眾還是要高度關注,理解支持我們的工作,現在的返工復工潮,對我們來講是做好篩查,對大家來說是要做到不聚會、不聚餐。特別是在近期季節的轉換中,注意保暖,有問題及時到醫院就診,防護措施也同樣要繼續做好。
三是不能隨意,通過這次疫情,給我們都上了一堂公共衛生課,后期疫情結束后,大家的公共衛生意識也會有很大的提升,促使大家養成更好的衛生習慣。
“非公立醫院也是疫情防控一線的一支生力軍和主力軍”
記者:我們了解到,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近期共派遣了261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作為非公立醫院,疫情當前能做到不缺席,初衷是什么?
尹強:我認為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只有一個差異,就是投資主體不一樣。如公立醫院有政府投資、企業投資的。民營醫院是社會發起投資的,除了投資成本不一樣,其他的我認為都是一樣的。所以不管民營還是公立,都是國家的優質醫療資源,特別是民營醫院也是政府可以統一支配調控的一支生力軍和主力軍。這在這次防控疫情的過程中也表現的尤為突出。
截至目前,我們醫院現在共派駐261人在一線參加抗擊疫情阻擊戰。在我們的醫療隊中,黨員有64名,曾有部隊服役經歷的有19名,副高職稱以上人員22名,科室主任9名。在一線,積極發揮我們醫院急危重癥、疑難疾病診療的優勢,我們共到了5家醫院,有武漢市第八醫院,隨州市中心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和協和醫院等。截至2月24日,我們前方醫療隊接診的出院病人268人次,其中危重病人109人,總體到了抗擊新冠肺炎的關鍵期,隊員都在忘我的工作,狀態也都很好。
無論公立醫院還是民營醫院的醫護人員,實際上他們都是白衣天使,這種職能沒有任何的區分,在國家的重大應急突發事件面前,大家都會投入到一線當中。就在平常的老百姓健康保健服務上面,我們也都是一個目標,一個職責。
記者:時下,公眾對非公立醫院都有偏見,政策上也有不公,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尹強:我在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工作了近兩年時間,以前是長期在部隊醫院工作。隨著國家人口的老齡化、二胎政策的放寬,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僅靠公立醫院可能是解決不了的,也需要一些民營資本來做這項工作。
但是這項工作中,也難免會有不公,如雖然政府出臺了很多的政策和措施,但在落地方面還是有一些問題,特別是環節的打通。比如質子刀項目需要投資十個億,整個的建設周期也需要兩年,社會資本有這個條件。在這方面的門檻看似大家都是參加答辯、評審,但到了后期往往不了了之。所以我認為社會各界還是應該用一個發展的、包容的眼光看待民營醫院。
老百姓在看病的時候也會首選公立三甲醫院,確實會讓這類醫院疲憊不堪、壓力更大。而民營醫院其實也可以很好地承擔這個角色,但老百姓往往會覺得會收費高,但收費我們都是按發改委的物價體系在走,自己無法定價。這也需要我們自己的不斷努力去取得各界的認可,路會很長,但我相信前景是非常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