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房顫?
房顫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約占心律失常的1/3。心臟就如同是一個四居室小屋,有樓上樓下,小屋布滿各種電路,房顫就像樓上的電路漏電了。
正常情況下,人的心跳是規律跳動的,每分鐘60-100次,當心跳不規則,過快或者過慢,就叫做心律失常,房顫就是常見心律失常的一種。心房激動頻率達350-600次/分,心跳頻率往往快而不規則,那可不就是心臟活蹦亂跳了。
房顫原因是什么?
主要是心臟本身的病為主,高血壓、冠心病、風心病、心肌病、還有勞累、大量飲酒、吸煙,特別是左室肥厚、肥胖、自主神經紊亂等。另外,隨著年齡的增加,心房不應期也會隨年齡增大而變長。
年齡相關的心肌纖維化也會加重心房內阻滯,所以高齡也是房顫發生的原因。
這咋還會得腦卒中?
看似不相干的兩個病,而實際上確有很大關系。正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滯留不動的血液特別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隨著血液從心臟到動脈流到大腦,就會引發嚴重的缺血性腦卒中,俗稱“中風”。
怎么知道自己得了房顫?
得了房顫怎么辦?
節律控制:藥物控制心率;射頻消融術;起搏,控制快速心室率,糾正心律失常。
卒中預防:抗凝藥使用;介入治療左心耳封堵術,防止血栓形成和腦卒中。
當然還需要靠自己一步步來:
要好好治療其他疾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等。
控制體重,適當鍛煉,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需要做到抗凝治療,先服用藥物,如華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藥。
服用心律失常藥無效時,癥狀明顯的陣發性房顫、心率不易控制的持續性房顫,還可以通過射頻消融術,終止心房內紊亂的電活動的惡性循環。
據臨床研究,90%以上血栓的形成都與左心耳有關,如果不能吃抗凝藥,比如消化道出血,皮下,眼底、腦出血。
還可以考慮一個不開刀的小手術,把血栓最長見的“左心耳“堵上,來預防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