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醫學臨床實驗中心隸屬于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是集科研保障、服務、轉化、孵化于一體的開放性、現代化的醫藥研發平臺,針對國際醫學前沿和國內重大醫學問題開展基礎性研究,并有效進行成果轉化。以“科研明理,轉化致用”為科銘,以“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為科訓。
實驗中心建設面積1100平方米,由4個實驗模塊、4個輔助單元和辦公區組成。其中實驗模塊包括:機能學模塊、形態學模塊、細胞與分子生物學模塊和生化免疫學模塊。輔助單元包括:動物飼養單元、細胞組織儲存庫、配液室和消毒清洗室。辦公區包括:辦公室和會議室。
科研儀器設備投入3000余萬元,配有小動物手術實驗臺、小動物呼吸機、Langendorff離體心臟灌流、Powerlab 多道生理采集系統、小動物心室壓力容積系統、整套組織病理學實驗設備、水迷宮等神經行為學采集分析系統等大、中、小型科研設備106類,300余臺/件。
實驗室可日常開展的實驗有:
(1)機能學實驗:主要完成在體血流動力學實驗、心電生理實驗、可以行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衰等急慢性手術、離體血管灌流、離體心臟灌流、肺功能測定、小動物無創血壓測定等;也可開展電生理實驗,例如全細胞與單通道膜片鉗、細胞內鈣測定等;此外,還可行腦立體定位術、神經肌肉電位引導、小動物活體成像及水迷宮實驗等神經系統實驗。
(2)形態學實驗:進行組織病理、免疫學實驗,可完成包埋、脫水、切片、固定、染色等操作;同時配置熒光顯微鏡,用于組織、細胞的形態學分析。
(3)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獨立分開的細胞培養室,為細胞的培養及其藥物處理等操作提供了良好的空間,確保細胞安全培養。
(4)生化免疫學實驗:開展小動物全自動生化分析、酶聯免疫(ELISA)、Western blotting、比色分析等實驗。
臨床實驗中心現由于軍主任為學科帶頭人,科室現有科研人員14人,其中中高職人員現聘5人,碩士及以上人員占全員的75%以上。團隊成員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蘇州大學、第四軍醫大學、重慶醫科大學等高校,在生理學、藥理學、分子生物學、中藥學、大數據分析等專業領域,具有豐富的科研經驗與嫻熟的實驗技術。
臨床實驗中心自2019年開科以來,獲批省部級項目10項,廳局級項目5項,院級項目10項,經費合計132萬元。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4項。發表SCI論文21篇,影響因子合計80.49。2020年臨床實驗中心獲批“西安市心血管活性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其研究方向為心血管活性肽的篩選與鑒定;心血管活性肽的分子影像技術與應用;心血管活性肽的分子診斷技術與產品研發;心血管活性肽的新藥創制。承擔“陜西省海智計劃建設項目:國際心血管活性肽研究與轉化平臺”。“新活肽的研發與應用”獲得2021年陜西省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