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JCI認證是患者安全的“守護神”
JCI標準明確要求建立患者安全監測指標及意外事件報告程序,以有效防止不良事件的發生,確保患者安全,正確識別患者,重點是核對患者身份,減少因用藥不當、檢查不當、錯誤的手術程序、錯誤的出院程序等產生的痛苦。以下將從6個方面重點關注患者安全:
1.改進有效溝通。關注患者就診各環節間的關鍵信息溝通;規定醫務人員之間的有效SBAR溝通方式,不得使用口頭或電話通知的醫囑或檢驗數據;在緊急搶救危重癥患者的特殊情況下,接獲口頭或電話通知時,必須規范、完整地記錄報告者的姓名與電話,進行復述確認后方可提供給醫師。
2.改善高警示用藥的安全性。強調用藥細節,避免由于藥品名或商品名相似造成藥品誤用。對藥品的存放、使用、限額、定期核查應有相應規范;高濃度電解質制劑集中配置病區不存放、肌肉松弛劑與細胞毒化等高危藥品必須單獨存放,且有醒目標志。
3.確保手術部位正確、操作正確、患者正確。JCI標準特別強調手術患者的安全,我院建立一系列程序來確保手術安全,要求手術前暫停手術再次確認后方可進行,確保在正確的身體部位采取正確的手術。
4.減少醫療相關感染的風險。強調醫務人員手部衛生,對于洗手液及消毒劑的供應和正確使用、消毒衛生設備和設施的配置等都有相應規定,以便有效控制和預防醫院感染,確保每位患者均能獲得最清潔、最安全的醫療服務。
5.建立完善的門急診、住院患者的跌倒篩查及評估機制,設置完備的防跌倒措施,減少患者跌倒所致傷害的風險。
6.建立醫療不良事件分類與報告系統(包括預防患者跌倒、預防壓瘡等),建立預防性措施,建立解決方案(包括報告程序、工作流程、防范系統等),使醫療不良事件給患者帶來的傷害最小化,并避免相同事件再次發生。
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從細節入手,對涉及患者安全的各個環節及流程制定標準,例如在患者入院告知中,明確患者權利義務、防止跌倒風險措施;規范院內交接制度,凡接轉患者均需有院內SBAR交接記錄。交接記錄內容包括生命體征,醫生診斷,已做各項輔助檢查,已做處置,帶入藥品和注意事項等。
二、JCI認證豐富醫院內涵,促進品牌提升
通過科學的認證標準和方法、常態的標準化管理、對細節的卓越追求,豐富醫院內涵,讓患者滿意,最終促進品牌提升。
通過JCI管理體系,我院建立起強大而又完整的制度管理體制,轉變員工的工作態度,加強員工間的溝通機制,促進對員工的培訓與教育,建立標準化的質量控制體系,從而建立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培養醫院管理人才。從原先醫院的為了應對各種檢查、考核、評估去做“工作”,而自然的轉變為我院管理特點“我應該這樣做”、“我必須這樣做”。同樣,只有樹立了這樣的理念,醫院管理才會化被動為主動。JCI評審標準對醫院管理的影響是深遠的,使醫院不再忙于做表面文章,讓“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貫穿到患者在醫院的每項醫療活動中。